新经网logo.png新经网

新经网
新经网是百姓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港。
新经网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红石榴家园”:聚焦“同心圆” 向阳话生长

导读 交汇点讯为更好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近年来,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致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

交汇点讯为更好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近年来,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致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以创建江苏省“红石榴家园”为抓手,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校的具体工作相整合,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一、培植沃土孕团结:思想育人润心润爱

聚焦“同心圆”,上下联动增强“推动力”。玉小“红石榴家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增进思想政治共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多维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切实推动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面向教师,党建引领,专门开设崇文微课堂,传递民族团结知识,各项党建活动中融合民族团结教育,同时,党团队手拉手,多元一体共同开展活动,从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校园内形成了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依存、共同发展的多元一体同心圆格局。

二、丰富内涵向团结:环境育人润物润心

营造“同场域”,多维并举提升“向心力”。学校充分发挥场育和心育功能,通过读书吧一角、民族团结教室、橱窗、电子屏、教室内主题墙等场育打造独特的民族团结校园文化。利用微信公众号、红领巾广播、国旗下讲话、晨会、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宣传民族精神及民族政策法规,厚植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同时通过学困生资助、心理筛查、防欺凌、解决各种学生入学问题等活动保障各民族学生在玉小这片沃土上能快乐成长。

三、新芽萌动育团结:课程育人做细做实

坚持“同频率”,课程实施增强“感染力”。课堂是学校的主阵地,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做到扎根深处。融合国家课程,各学科老师认真研读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逐步实现民族团结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促进青少年成为维护和推进民族团结的有生力量;利用地方特色开设非遗文化社团活动课程,同时创编民族团结校本课程,利用主题班会保障课程实施。学校发挥育人功能,始终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青少年生活和思想变化全过程、学校教育全过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目前已形成《各民族春节习俗》《传统节日》《民族音乐》《民族风情》等五本校本课程读物和两本《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设计汇编》,从育人着眼,从课程着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四、向阳生长话团结:文化育人立德立行

加强“同文化”,深度融合增强“内动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源,是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文化之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厚植红色革命文化,铸民族团结之魂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因子,是激活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催化剂。我校充分发挥红色革命文化的教育价值,有的放矢地开展寻访青城导社、邬家宕抗日纪念馆、孙冶方薛暮桥故居等红色基地、寻访退役老兵、与援朝老兵共观影等系列活动,厚植家国情怀。

二是弘扬橙色志愿文化,展民族团结之翼

立德先立行,民族团结教育离不开“知行合一”。学校于暑期组织学生参加“红石榴家园”暑期夏令营志愿活动。孩子们通过层层选拔,成功晋级“红石榴志愿者”,他们走进九龙宫,感受非遗文化;走进退役军人服务站,体验军训;走进红色基地,担任志愿小导游;走进社区,化身宣传小使者;走进街道,担当文明小卫士。多彩的志愿活动,在知行合一中践行民族精神,也让“民族团结”焕发出橙色志愿文化新活力。

三是传承七彩非遗文化,扬民族团结之神

中华优秀文化凝结着各民族的精神基因,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信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源泉。玉小“红石榴家园”充分挖掘玉祁“龙舞文化”这一非遗文化资源,开设《弘扬“龙文化”,培育尚德崇礼少年》项目活动。学校为此建构了中华民族“龙文化”体验行动标准,利用街道“九龙宫”等实践基地,打造一条龙的拓展空间,并组建了“龙舞社团”社团。同时,玉小“红石榴家园”以“龙舞文化”为基点,辐射其他非遗项目探究,如组建“锡剧社”、开设“年糕体验坊”等非遗传统文化体验社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

近年来,非遗文化研究成果丰硕,《感悟非遗智慧,品味悠酒文化》活动案例获江苏省二等奖、《一块脚踏年糕等故事》登上无锡教育电视台进行非遗文化现场展示,《龙舞寻访》视频获无锡市寻访视频一等奖、江苏省寻访视频三等奖的好成绩。“红石榴家园”通过对非遗文化的研习和传承,使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让学生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和科技品质,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夯实民族团结基础。

五、果香四溢绘团结:活动育人创新创优

导向“同素养”,家校携手增强“凝聚力”。活动是育人的载体,学校抓住重要节庆日为的时间节点,通过研学实践等形式开展了民族团结系列活动,创新创优,打造学校-家庭-社区的三维德育活动体系。

节庆活动引关注。学校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载体,在六一、国庆、重阳、丰收节等活动中融入民族团结活动。注重仪式教育,在10岁成长礼中邀请街道统战委员和校外辅导员为孩子们送上成长祝福;在入学仪式中,打卡民族团结教室,感受各民族之情的融合。

研学实践拓视野。通过红领巾寻访、文明交通劝导、打卡家乡美景等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体验公益服务中的快乐。学生们谨遵“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一校训,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书写未来梦。

协同共育话传承。为丰富学生的活动场所,提供高质量活动内容,以家长进课堂、家委会活动为依托,以内输入、外引进的方式铺开民族团结活动。带领各民族学生深入各社区、各职能部门,从不同视角、多样形式让学生在共育中亲身感受鲜活的多民族文化,打造一堂堂别开生面的活动课程。

下一步,玉祁中心小学将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德育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丰富特色课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努力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玉宣)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