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网logo.png新经网

新经网
新经网是百姓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港。
新经网

饮食文化 | 饸烙面—— “压”出的面条 独特的美味

导读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人吃面,种类繁多,吃法多样,饸烙就是其中一种广泛流行别具风味的山西面食。饸烙,古称“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人吃面,种类繁多,吃法多样,饸烙就是其中一种广泛流行别具风味的山西面食。

饸烙,古称“河漏”,也叫“河捞”。据史书记载,最初饸烙是由荞面做成的,而非现在常用的白面。对于主产小麦、荞麦、高粱及杂粮的栽培和食用历史悠久的山西来说,用各种杂粮面来制作饸烙应是常态。晋南一代主产小麦,一般用白面压制饸烙,口感软滑,而在山西北部地区则更喜欢用荞面制作,别有风味。

面条在古代被称为“汤饼”,最早时人们通过在牛角上钻七八个眼,把面团从眼儿中挤出的方法来制作面条。随着技术的演进有了饸烙床子这样的工具。

制作饸烙时,将饸烙床置于锅灶上,先将揉好的面团填入圆筒状的饸烙床子,再把压棍的铁芯对准筒口,手扳压棍用力下压,面团子便从小孔中挤出,根根规格统一的饸烙面条就落入饸烙床下沸腾的开水中。饸烙出锅后,浇上各种卤汁,即可食用。

山西不同地区有着多种多样的饸烙臊子,有曲沃交里桥的猪肉饸烙,有大同朔州的荞面饸烙配羊肉臊子等各具特色的饸烙。饸烙作为山西人的日常主食,还有着美好的寓意。只因饸烙面柔软绵长,所以每逢红白喜事、生日寿诞,人们都要吃碗饸烙面以图吉利,这更为饸烙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