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记者走在扬州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的茶园里,这里一片生机盎然。日前,国家农业农村部公示了396个村镇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仪征马集镇方营村作为扬州市本批次入选的唯一村镇榜上有名。
方营村茶园。
“现在卖茶不用愁,产的茶叶直接卖给合作社。”茶农吴春宏与茶叶打了30多年交道,记者见到他时,他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密密的汗珠。只见他把外套一脱,喝了一口水,又甩开膀子忙活了起来。“我一早就来了,茶园里的活多得很,要除草、要施肥,一点都不能马虎。要是秋冬季管护做不好,来年的茶青就长不好,茶叶就卖不起价钱。”
干活的间隙,吴春宏感慨地告诉记者,以前卖茶难,赚的少,大家不敢多种;现在有了好销路,村里的茶树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幼童体验采茶。
方营村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优质土壤和气候条件,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散户种植规模小、管理方式粗放,加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茶叶种植并没有给村民生活带来多少改善。
“散户种的茶叶品质良莠不齐,收益不多,所以种植的积极性也不高,村里茶产业发展始终不温不火。”方营村党支部书记周丹介绍,2009年,方营村成立方营绿盛茶叶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土地入股、邀请专家培训、提供田间管理等方式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签订茶叶收益协议,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带领村民一步步走上致富路。
村子的变化显而易见,但周丹仍不满足。茶产业发展迅速,“方营绿盛”绿茶能否为村里带来一劳永逸的收入?一年只采一季春茶,一旦人手不够来不及采,茶叶品质就会下降,收益也受影响,能不能延长采摘时间?村里的茶产业如何才能更进一步,村民怎么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多次赴外地取经,多次请教专家,多次研究、尝试,2018年,方营村有了自己的红茶生产线,也拥有了自己的红茶品牌——“方映红”。
“方营村常住农户529户,从事茶叶种植495户,其中与绿盛茶叶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378户。目前,已带动农户增收1000余万元,种植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超8%,合作社还为附近大龄劳动力提供了百余个岗位。”周丹说。
因为“一片叶子”,村里产业兴了,村民钱袋子鼓了,人居环境变美了,方营村却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以千亩茶田为基础,充分利用毗邻353省道的优越区位条件,方营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系统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在“一片叶子”的带动下,拓宽茶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之路。
2021年,方营村被纳入仪征市旅游“1号公路”建设范围。方营村积极谋划,联系实际,发展农情农事、田园观光、农耕体验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活动,农旅结合体系初见雏形。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带动全村旅游消费收入约20万元。
“茶旅结合是产业壮大、村民进一步增收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手捧“金叶子”,脚踩“致富路”,周丹对村庄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下一步要将方营村打造成一站式农业观光旅游农情体验基地,修建民宿、开办农家乐、开发更多的农事体验项目,让我们村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通讯员王雅婧扬州发布记者赵磊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