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网logo.png新经网

新经网
新经网是百姓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港。
新经网

“上访”变“下访” 矛盾化解在基层

导读 ▲干部正在“百姓说事”大厅调解纠纷。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付强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付强实习生刘希诚)“您好,房屋

▲干部正在“百姓说事”大厅调解纠纷。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付强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付强实习生刘希诚)“您好,房屋征收补偿款到账了吧?”12月3日,景德镇市委信访局副局长姚石玉致电李冬妹等被征收户,确认他们收到补偿款后,姚石玉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这是一起持续十年的信访积案、难案。2011年1月,景德镇启动珠山区沿江东路棚户区改造,决定征收李冬妹等38户所居住的彭家下弄7号房屋。经过多次宣传沟通,李冬妹等人同意按照2011年《景德镇市沿江东路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补偿方案》进行征收补偿,并提前搬离了该住房。

然而,正当各方准备签约之际,2012年1月12日凌晨1时许,该房屋被一场大火烧毁,项目部以“被征收房灭失,难以审计无法付款”为由,停止了对彭家下弄7号房屋的征收补偿工作。而李冬妹等人则认为,为了配合征收他们才搬出去,政府应该支付补偿款。双方僵持不下,直到2019年迎来了转机。当年,珠山区信访局在沿江东路开展“百姓说事”,让百姓在家门口反映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李冬妹等被征收户反映的问题,引起了姚石玉的关注。通过查阅投诉材料、调取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调查,姚石玉获知,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该房屋是否属于火烧房。

“当时压力很大,甚至有人传话,胳膊最好不要往外拐,搞不好你的职位都保不住。”姚石玉回忆,此案确实很棘手,根源在于在全国并无先例可循。见状,姚石玉多次协调法院、住建局、街办、项目部以及律师等,最终依法定性该房屋属于征收之后被火烧的房屋。同时,姚石玉邀请老干部、老党员和普通群众共同参与评议,从情理法角度,大家一致认为,应向李冬妹等38户居民支付补偿款。

“百姓说、干部理、集中议、诚心办”,这便是“百姓说事”平台解决上述类似信访纠纷的12字秘诀。据了解,自2014年8月,景德镇搭建起“百姓说事”平台,将每月10日、25日作为镇(街)“百姓说事日”,由街道(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邀请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参与,让群众和领导面对面,为群众打开倾诉之门,摆问题、讲不足、诉需求、解民忧。同时,邀请老干部、老党员和普通群众共同参与评议,科学民主、群策群力为群众办实事。截至目前,已有5.3万余名群众参与“百姓说事”,为群众共计解决问题2.8万个。

珠山区珠山街道进行景区化改造,施工方把路面设计成高低不平的石头路,让群众坑洼难走苦不堪言,最终通过“百姓说事”平台平整道路;景苑小区常年内涝问题被彻底解决;昌江街道居民罗先生维权历时12年,从房管部门拿到赔偿款……在姚石玉看来,信访工作就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没有一把心锁是打不开的,也没有一块坚冰是融不化的。信访部门之所以搭建“百姓说事”平台,就是希望改变干部作风,变“上访”为“下访”,只要干部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之事当家事,“难事”便会迎刃而解。

据了解,今年5月7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全面开展“百姓说事”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搭建“百姓说事”活动四级平台,即村(社区)“百姓说事站”、乡镇(街道)“百姓说事中心”、县(市、区)“百姓说事窗口”、市级“百姓说事四级联动办公室”,以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问题”的目标,让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