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日是第31个“国际残疾人日”。这个特别日子的设立,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
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的变革性解决方案:创新在促进无障碍和公平世界中的作用”。
近年来,天宁区人民检察院深入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监督活动,并将监督关口前移,推动相关部门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规范管理。同时引入公众参与、现场体验等方式督促协同行政机关采取整改措施,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聚焦社会治理,建立转化机制
天宁区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无障碍需求及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建立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将委员提案中关于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内容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依法督促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推动属地街道与设计单位加强沟通,确保无障碍设施规划、设计符合规范。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共立案调查无障碍环境建设案件14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1件。
聚焦溯源治理,以“我管”促“多管”
组织召开圆桌会议,就辖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特殊群体实际困难与现实需求、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等问题予以研讨,探索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联动机制,共同解决无障碍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与问题。
聚焦重点领域,推动系统治理
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共同发力,抓住无障碍环境建设多发性、普遍性问题,以系统化专项监督推动系统化治理。各行业主管部门主动作为、举一反三,针对同类问题进行全面排查,能够整改的,即时完成整改。如针对非机动车、石墩、电线占用盲道、缘石坡道坡口与车行道存在较大高度差、未设置无障碍停车位等问题即时完成整改70余处。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整改计划,严格按照时序推进治理。针对规划设计存在问题的,严格规范设计方案。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从设计上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方案,一方面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出行便利;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后期重复建设的资金浪费。
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感受到关心和爱护,把法律规定转化为特殊群体实实在在的权利,是检察工作的应有之义。下一步,天宁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积极履行职责,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