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日报》2022年8月11日11版
她巾帼不让须眉,“下岗”至今二十多年来,凭借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从一名下岗女工成长为一名女企业家,从个体经营者到镇妇联兼职副主席,勾勒出奋斗女性最美的剪影,她就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蓬莱爱和家当家人赵明。
一路的成长和蜕变,赵明离不开妇联“娘家人”的贴心关怀和指导,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培养。2001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赵明一夜间成为了下岗工人,人生跌落到了谷底。整整一个多月赵明没有跨出家门,直到有一天,一个姐妹拉赵明去参加妇联举办的“下岗女工创业培训班”,没想到就是这次培训班,改变了赵明的人生,培训班上下岗女工成功创业的故事激活了赵明内心沉睡的希望和斗志。
回到家,赵明迫不及待地作了一个决定;把刚满周岁的孩子托付给父母,要走出家门,干出一番事业。紧接着摸市场、筹资金、找门面、进材料、跑产品,当月就开起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具店。虽然没有太多经验,但赵明相信,只要“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就一定能成。用心做好每一款产品,用情对待每一位顾客,用品质和服务说话。短短3年,赵明不仅在蓬莱开了3家店面,还在青岛做了一知名品牌的总代理。
2004年,当赵明又一次参加妇联组织的创业女性座谈会时,她已成为会上“下岗女工成功创业典范”。妇联的一位领导鼓励赵明说:“做销售代理不论多么成功,始终都是为别人做嫁衣,看时机成熟了,可以考虑做自主品牌!只要保证产品质量,再加上咱蓬莱人间仙境的名气,别说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都有可能!”。那一刻赵明的心再一次被激活了。说干就干,回到家立马筹备。开工厂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了出去,当年棉纺厂的一批下岗老工友听说后,纷纷来投奔赵明,有了人就有了一切!在大家共的同努力下,家具厂很快办了起来。赵明把呆板的木质家具融入了爱和温暖,赋予了中华传统的“家和万事兴”理念,于是“爱和家”家居品牌应运而生。
2012年,国家开始提倡绿色环保理念,使用天然、安全、环保的家居材料成为必然趋势,赵明决定带着企业转型。于是,找项目、访企业、坐公交、乘大吧,太阳底下暴晒,倾盆大雨里前行,只为等到一个关键的项目或是负责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对接上了万华集团生产的零甲醛添加板材,同时引进了德国豪迈全自动的生产设备,专门制作零甲醛的环保家具。过硬的环保产品加上诚实的信誉招牌,使得赵明们生产的家具在全国多地打响,还远销到国外,在世界私人定制家具行业赢得了一席之地。
正当赵明的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赵明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初步判断80%是恶性肿瘤,在经过医院一系列繁琐的检查之后,最终确诊是良性的。回到家,家人纷纷劝说“别干了,身体才是最要紧的”。但是,一回到工厂里,看到跟随十几年的工友们,看到他们那一道道信任和期盼的目光,让赵明又改变了主意,想到他们的背后是一个个需要支撑的家庭。赵明对自己说:“赵明:你已经没有退路了,你要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赵明,又上岗了。如今,看到他们一个个都换上了新房,开上了轿车,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赵明的心里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幸福。
2017年,赵明当选为刘家沟镇妇联兼职副主席,这让她认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大了。于是,赵明开始带着孩子、员工为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提供“输血帮扶”——为她们送去慰问物资和助学金。同时,也为下岗女工、困难家庭和来蓬务工者进行“造血帮扶”——为她们优先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使得她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有一对母女,母亲遭遇车祸,又患有乳腺癌,爸爸丢下母女离家出走,生活的艰难压的这对母女几乎无法生存,母亲多次想过寻死,孩子因担心母亲,曾多次在深夜里试探她母亲有没有呼吸。得知这种情况,赵明通过妇联组织尽最大能力帮助这个家庭,一方面资助母亲在夜市摆起地摊,能够有一些收入,另一方面,持续资助孩子的学业,如今这对母女这对母女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赵明还在妇联的指导下,开展校企合作,成为2所高校的实习教学基地,赵明本人也很荣幸地成为全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导师。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举国上下动员起来,赵明也积极带领员工投入到抗疫战争中,组织捐款、走访慰问,先后筹集善款近10万元,同时,作为企业的当家人,赵明咬牙克服困难,在企业订单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全力以赴为企业员工保工资、保待遇。
未来,赵明将一如既往带领“爱和家”团队不断地将健康家居送到千家万户,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刘晓阳周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