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原文及翻译

2025-09-19 12:38:58

问题描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原文及翻译,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12:38:58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原文及翻译】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中士大夫阶层轻视师道、不愿向他人学习的现象的批判,同时也赞扬了巫医、乐师、百工等普通劳动者在求学过程中不以相互请教为耻的态度。

韩愈通过对比士大夫与普通人的学习态度,强调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重要性,并指出无论身份高低,只要能传授知识、解答疑惑,都可以成为老师。这一观点打破了当时社会对“师”的等级观念,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圣人无常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德不如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更贤能。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理解道理有先后,技艺各有专长,不过如此罢了。

三、文章主旨简析

韩愈在《师说》中通过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的描写,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学习不应受身份地位的限制。他批评当时士大夫阶层自恃高傲、不愿虚心求教的风气,同时肯定了普通人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价值。

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应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尊重每一位可能成为自己老师的个体,不论其职业或身份如何。

四、结语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学习精神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来源于不断学习和交流,而不是固守成见与等级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倡导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师”成为一种普遍而尊贵的存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