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什么意思】“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珍贵的东西进行浪费或破坏,尤其是对自然资源、劳动成果或美好事物的不珍惜和滥用。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批评意味,强调应尊重和合理使用资源。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暴殄天物 |
| 拼音 | bào tiǎn tiān wù |
| 出处 | 《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
| 本义 | 暴:损害;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万物。指残害、浪费自然界的宝贵东西。 |
| 引申义 | 指浪费、糟蹋珍贵的人力、物力、财力或美好的事物。 |
二、成语用法
| 使用场景 | 示例 |
| 批评浪费行为 | 他把公司大量资金随意挥霍,简直是暴殄天物。 |
| 谴责破坏行为 | 这些文物被毁,真是暴殄天物。 |
| 描述不合理使用资源 | 城市中大量食物被丢弃,这种现象令人痛心,是暴殄天物的表现。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糟蹋财物、挥霍无度 |
| 反义词 | 珍惜资源、节约使用、爱护财物 |
四、常见误用
- 误用一:有人将“暴殄天物”理解为“暴怒天物”,这是错误的。其实“殄”是“灭绝”的意思,而非“愤怒”。
- 误用二:有时人们会误用该词来形容人脾气暴躁,这属于望文生义。
五、总结
“暴殄天物”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成语,强调对资源的珍惜和合理利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避免浪费,尊重劳动成果,杜绝任何形式的资源浪费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尊重。
结语:
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文化的传承。“暴殄天物”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份资源,是对未来负责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