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是什么意思】“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原意是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财物或资源,后来引申为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一、
“暴殄天物”常用来形容对物品、资源或自然恩赐的浪费和破坏。它强调的是不珍惜、不加以利用的行为,常见于对食物、珍贵物品、自然资源等的浪费行为。
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道德批判意味,提醒人们要懂得节约、珍惜资源,避免因无知或贪婪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暴殄天物 |
| 出处 | 《尚书·武成》 |
| 本义 | 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财物 |
| 引申义 | 浪费资源、不珍惜物品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 |
| 近义词 | 浪费、挥霍、糟蹋 |
| 反义词 | 节约、珍惜、爱护 |
| 常见搭配 | 暴殄天物的行为、暴殄天物的现象 |
| 使用场合 | 文体中、日常口语中均可使用 |
| 情感色彩 | 贬义 |
| 现代应用 | 批评浪费现象、环保倡导 |
三、延伸理解
在现代社会,“暴殄天物”不仅限于物质上的浪费,也可以指对人才、机会、时间等无形资源的浪费。例如:一个人不珍惜学习机会,荒废光阴,也可说是“暴殄天物”。
因此,这一成语不仅是对物质浪费的谴责,更是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提醒。我们要学会尊重资源、珍惜当下,避免因一时之快或无知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