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墨子·非攻》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的重要著作之一,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与侵略行为。本文旨在对《墨子·非攻》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白话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
一、
《非攻》篇是《墨子》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主要围绕“攻”这一行为展开论述,强调战争的危害,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主张“爱人若爱己”,反对无故发动战争。文章通过历史事例和逻辑推理,指出战争不仅破坏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还导致人民流离失所,损害道德伦理。
墨子认为,真正的“义”在于保护百姓、维护正义,而非以武力征服他国。他提出“非攻”的主张,不仅是对战争的批判,更是对仁爱精神的倡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白话翻译 |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 天下的人如果都互相爱护,强者不欺负弱者,人多的不抢夺人少的,富裕的不侮辱贫穷的,尊贵的不轻视卑微的,狡诈的不欺骗愚昧的。 |
今也,天下之人,异义而不同道,于是有攻战之祸。 | 现在,天下的人意见不同,道路各异,因此产生了攻伐战争的祸患。 |
是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不可不察此也。 |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的人,不能不仔细观察这一点。 |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 爱别人的人,别人一定会反过来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对他有利。 |
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 讨厌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讨厌他;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伤害他。 |
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 所以说:爱人、利于他人的人,上天必定会赐福于他;讨厌、残害他人的人,上天必定会降祸于他。 |
今若夫好攻伐之君,诛罚不善,是以民多疾怨,而兵革不息。 | 现在那些喜欢发动战争的君主,惩罚不善之人,因此百姓多有怨恨,战争不断。 |
此岂非天下之大害哉? | 这难道不是天下的大祸患吗? |
三、结语
《墨子·非攻》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现实批判,成为古代中国反战思想的重要代表。它不仅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更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理想。通过对原文的梳理与翻译,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墨子的思想脉络,也为现代社会处理冲突与矛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