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汗流浃背的典故

2025-09-07 22:08:17

问题描述:

汗流浃背的典故,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7 22:08:17

汗流浃背的典故】“汗流浃背”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形容人在极度紧张、劳累或出汗时的状态。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历史典故,源自古代官员在朝廷中面对皇帝时的紧张表现。

一、典故来源

据《后汉书·王符传》记载,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王符的学者,他因不满当时社会风气而隐居著书。有一次,他被召入朝中,面见皇帝。由于他对朝政有独到见解,皇帝对他十分重视,但王符性格耿直,不善奉承,因此在进言时显得格外紧张。

当他站在殿中向皇帝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情绪激动,额头上的汗水不断滴落,把衣襟都浸湿了。皇帝见此情景,感叹道:“此人真是汗流浃背啊!”从此,“汗流浃背”便成了形容人极度紧张或劳累的成语。

二、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用法
汗流浃背 形容非常紧张、劳累或出汗多,导致衣服都被汗水浸湿 多用于描述人在紧张、焦虑或体力劳动后的状态

三、相关人物与背景

人物 身份 简介
王符 东汉思想家、文学家 善于批评时政,主张改革,著有《潜夫论》
皇帝 当时的统治者 对王符的才华表示认可,但王符并未出仕为官

四、成语演变与使用

“汗流浃背”最早出现在史书中,后来逐渐成为日常语言中的常用成语。它不仅可用于描写人的生理状态,也可用于比喻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例如:

- 他在考试前紧张得汗流浃背。

- 这项工作太累,我干了一天,汗流浃背。

五、总结

“汗流浃背”这一成语源于东汉时期王符面见皇帝时的紧张表现,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端情境下的状态。通过这个典故,我们不仅了解了成语的出处,也明白了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广泛应用。

项目 内容
典故来源 《后汉书·王符传》
成语含义 形容紧张、劳累或大量出汗
使用场景 描述生理状态或心理压力
相关人物 王符、皇帝
文化意义 展现古人对情感和状态的细腻描写

通过了解“汗流浃背”的典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成语的文化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更准确地运用它们。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