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有眼不识泰山汉语大词典

2025-07-28 19:56:58

问题描述:

有眼不识泰山汉语大词典,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19:56:58

有眼不识泰山汉语大词典】“有眼不识泰山”是一句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缺乏辨别能力,看不清事物的本质或人物的真实价值。虽然字面上看似是在说“眼睛不好”,但实际上这个成语更多地用于批评人的见识浅薄、判断力差。

在《汉语大词典》中,“有眼不识泰山”被收录为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成语,其出处虽无确切来源,但广泛流传于民间和文学作品中。该成语通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未能识别重要人物或事物的惋惜或讽刺。

成语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有眼不识泰山
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出处 不详(民间流传)
释义 形容人没有识别能力,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或人物的价值。
用法 多用于讽刺或自嘲,表示自己或他人因见识浅薄而误判。
近义词 目光短浅、良莠不分、是非不明
反义词 明察秋毫、慧眼识珠、独具慧眼
例句 他居然没认出那位大导演,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应用示例
日常交流 “你连他都不认识?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文学作品 小说中常用此成语刻画人物的无知或自嘲心理。
教育场合 老师提醒学生要有远见,不要有眼不识泰山。

语言风格与文化内涵

“有眼不识泰山”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泰山象征着权威、地位和崇高,因此“识泰山”代表的是对重要人物或事物的认知能力。成语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认知的重要性,也反映出古人对智慧和见识的重视。

此外,这一成语也体现了汉语中常见的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总结

“有眼不识泰山”是汉语中一个富有哲理和讽刺意味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人或事判断失误的无奈或批评。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也在文学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使用方式,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的文化底蕴和语言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