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资料是怎样的】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疾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以下是对杜甫相关资料的总结。
一、杜甫的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杜甫 |
字 | 子美 |
号 | 少陵野老 |
出生时间 | 公元712年 |
去世时间 | 公元770年 |
籍贯 | 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所处朝代 | 唐代 |
身份 | 诗人、文学家 |
风格 | 现实主义,关注民生、忧国忧民 |
代表作品 | 《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三吏》《三别》等 |
二、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早年游历各地,广泛接触社会现实。他一生历经安史之乱,生活困顿,但始终关心国家命运与百姓疾苦。
- 早年时期:杜甫年轻时曾游历吴越、齐赵等地,结交文人,积累人生阅历。
- 科举不第: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中第,仕途坎坷。
- 仕途经历:40岁左右进入仕途,曾任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 漂泊晚年:安史之乱后,杜甫辗转于四川、湖南等地,最终在湖南病逝。
三、杜甫的文学成就
杜甫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凝练,情感真挚,被誉为“诗史”。
- 主题
- 关注社会现实,如《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抒发个人情怀,如《登高》《春望》;
- 描写自然风光,如《绝句》《江畔独步寻花》。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感情深沉;
- 结构严谨,对仗工整;
- 注重细节描写,富有画面感。
四、杜甫的历史评价
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后人称为“诗圣”,其作品被称为“诗史”。
- 宋代以后,杜甫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文人学习的典范。
- 清代,学者对杜甫的研究更加深入,推崇其“忠君爱国”的精神。
- 现代,杜甫的诗歌仍被广泛传诵,影响深远。
五、杜甫的名言名句
名句 | 出处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望岳》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春望》 |
六、杜甫的影响
杜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忧国忧民”精神的象征。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思想、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生平、作品与精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