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露无声湿桂花原文列述】“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全诗为:
> 庭前昨夜秋风起,
> 今夜清辉照客衣。
> 冷露无声湿桂花,
> 月光如水洒空枝。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静谧与清冷,通过“冷露湿桂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一、原文简述
本诗是王建在中秋节夜晚所作,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秋夜的寂静、寒露的悄然降临以及桂花被露水打湿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诗中“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既写实又富有意境,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
二、原文信息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作者 | 王建(唐代) |
创作背景 | 中秋夜,思念友人 |
核心意象 | 秋风、清辉、冷露、桂花、月光 |
情感基调 | 孤寂、清冷、思乡、怀人 |
名句 | “冷露无声湿桂花” |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白描、比喻 |
风格特点 | 清新自然、含蓄深远 |
三、解析与赏析
“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意。其中,“冷露”点明时节,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冷;“无声”则表现出露水的细腻与悄无声息,增强了画面的静谧感;“湿桂花”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诗人内心的湿润与情感的触动。整句诗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空间。
四、结语
“冷露无声湿桂花”不仅是对中秋夜景的真实写照,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古典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