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古代的黄口指的是几岁

2025-10-14 02:25:25

问题描述:

古代的黄口指的是几岁,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4 02:25:25

古代的黄口指的是几岁】“黄口”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描述年幼的孩子,但其具体年龄范围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的解释。为了更清晰地理解“黄口”的含义,本文将从历史记载、文化背景和现代解读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

“黄口”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其中并未直接提到“黄口”,但后世多认为“黄口”是对儿童的一种称谓。

“黄口”字面意思是“黄色的嘴”,古人认为婴儿牙齿未出时,嘴唇呈黄色,因此用“黄口”形容年幼的孩子。这一说法在汉代以后较为常见,尤其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

根据史料和学者研究,“黄口”一般指10岁以下的儿童,但也有部分文献将其范围扩大至15岁左右。因此,“黄口”并非一个严格的年龄界定,而是泛指年幼无知、尚未懂事的儿童。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词语来源 出自《礼记》及后世文献,原意为“黄色的嘴”,引申为年幼儿童
常见解释 通常指10岁以下儿童,部分文献扩展至15岁
文化背景 古人认为婴儿牙未出时唇色偏黄,故称“黄口”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典籍中,如《史记》《汉书》等
现代解读 现代多理解为“孩童”或“幼年”,无严格年龄界限

三、结语

“黄口”作为古代对儿童的称呼,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其具体年龄范围存在差异,但总体上仍指向年幼无知、尚未成年的孩子。了解这一词汇的由来与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对儿童的认知与态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