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买了苹果产品之后,可能并不都知道苹果产品的一些功能是怎么用的。如果我们此时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功能,产品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必须知道这些功能的使用。所以今天边肖将告诉你关于iPhone充电最广为流传的五个谣言是什么。让我们知道,在流传最广的五个关于iPhone充电的谣言中,哪一个是真正的手机,正在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对于如何延长手机的寿命,经常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很多都是客观正确的。让我们仔细看看流传最广的谣言是否真的可行。
第一次充电需要“完全放电后12小时”——请假。
国内市场流传最广的谣言是手机电池第一次充电必须“满电12小时”。
其实这个谣言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前提下诞生的。早期大多数手机使用的是镍氢电池,具有明显的“记忆效应”。为了保证电池能充到最大容量,充电前第一次完全使用是必要的,以免电池损耗。
然而,目前更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取代镍金属氢电池成为主流设备的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没有明显的“记忆效应”,所以首次充电时完全没有必要充电12小时,以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锂离子的化学特性,电池的过充过放也会破坏锂电池的化学活性,不利于电池的长期使用,对于有使用习惯的电池来说更好更符合使用习惯。
通宵充电对手机电池有害。
原则上,手机在高电压下反复充电会对电池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目前手机厂商已经有一套成熟的锂电池保护解决方案,手机基本都有严格的电池保护机制。电池充满电后,手机会自动开启断电保护,停止充电。只有当手机电量低于一定阈值或数据连接线再次插上时才会继续充电,而待机或关机状态下设备功耗相对较低。
锂离子电池只有500次充电,寿命是——假。
这种想法往往源于对“循环充电次数”概念的误解。电池寿命的表述是“循环充电次数”。很多用户把“循环充电次数”理解为手机的“充电次数”。但实际上,“循环充电次数”指的是手机一个完整的充电过程,即电池从0%到100%的完整循环。而不是插入或拔出数据线的次数。
以iPhone为例,新设备的周期时间约为500次。按照国家标准,达到500次循环充电后,电池剩余容量仍应至少为电池出厂容量的80%。而且这个数据确实是实验室条件下非常严格的测试结果,日常使用中不会频繁充放电,所以锂电池的寿命也会相应的更长。
79089819.jpg"alt="关于iPhone充电流传范围最广的5条谣言,到底哪些是真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池是一种的消耗品,老化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过程,按照中度充电频率推测,500次「循环充电时间」大抵可以使用1~2年使用时间。
充电时使用手机,会减少电池寿命——部分假
很多人认为充电时使用手机会损坏手机,这样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充电时是用手机的电能都是由电源适配器直接供给,和电池本身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充电时使用手机对电池的损耗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手机在充电时由于涉及到能量转换的方式,一部分电能损耗将以热能的形式辐射,充电时产生的热量是对电池造成伤害的主要来源,锂离子电池需在理想温度范围内使用,过热或过冷都会对电池产生影响。
充电过程中使用手机,产生的高温将聚集在机身内部,会使手机长期处于过热的温度下,对电池的伤害很大,甚至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目前我们不太建议用户在充电过程中运行大型应用或浏览视频,一旦手机在充电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请采取关机、停止充电降温手段。
手机长期闲置,需保持一定的电量——真
对于旧手机而言,长时间闲置需要注意维护手机电池状况,否则会对手机产生致命影响。目前对于手机而言,生产厂商可以对「过度充电」做出一定的防范措施,但「过度放电」现象则更多地需要以依赖用户的使用习惯,过度放电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失去活性,电池使用寿命降低,甚至每次过度放电都会对手机电池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正确的手机收纳方式应该是充电后关机存放,定期充电,才能保证电池的活性,维持电池的正常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