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铄石是什么意思】“流金铄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天气极其炎热,热到连金属都能熔化,石头都能被烧软。这个成语出自《淮南子·本经训》,原意是形容极热的气候对自然物质产生的影响。如今,它更多地被用于文学或口语中,以夸张的方式表达酷暑难耐的情景。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流金 | 指金属在高温下融化成液态 |
铄石 | 指石头在高温下变软或熔化 |
整体意思 | 形容天气极度炎热,热得连金属和石头都能被融化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淮南子·本经训》:“大热铄石,流金。”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极端高温环境,具有夸张修辞色彩 |
近义词 | 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热浪滚滚 |
反义词 | 寒风刺骨、冰天雪地、天寒地冻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文学作品 | “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仿佛流金铄石,连空气都变得扭曲。” |
日常对话 | “今天热得不行,真是流金铄石啊!” |
新闻报道 | “持续高温导致多地出现流金铄石的极端天气。” |
四、总结
“流金铄石”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夸张意味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极为炎热的天气。虽然其字面意义带有古代文献中的物理现象描述,但在现代语言中,更多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了解这个成语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表现力,也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中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古文知识,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