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隋亡为此河此河是指哪条河】“尽道隋亡为此河”,出自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意思是“人们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这条河”。那么,“此河”指的是哪条河呢?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涉及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与王朝兴衰之间的关系。
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此河”指的是大运河。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一条贯通南北的重要人工水道,全长超过2700公里,连接了黄河、淮河、长江等多条河流,对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然大运河在隋朝时期极大地促进了南北交通和物资运输,但修建过程中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百姓负担,成为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后人常将隋朝的灭亡归咎于大运河的修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 |
“此河”指 | 大运河 |
建设时间 | 隋炀帝时期(公元605年) |
全长 | 超过2700公里 |
连接河流 | 黄河、淮河、长江等 |
功能 | 促进南北交通、经济交流、漕运 |
隋朝灭亡原因 | 工程浩大,劳民伤财,引发民变 |
后世评价 | 有功也有过,是古代工程奇迹之一 |
三、延伸思考
尽管大运河在隋朝时期被视作“亡国之因”,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一体化,也为后来的唐朝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基础。直到今天,京杭大运河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之一,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尽道隋亡为此河”虽带有后人对历史的反思,但也提醒我们,任何伟大的工程都可能伴随着代价,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利弊、善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