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的是谁

2025-09-01 17:11:19

问题描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的是谁,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1 17:11:1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为了国家、事业或理想,竭尽全力、不辞辛劳,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不懈努力的精神。

一、成语出处与含义

出处: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时写给刘禅的一篇奏章,其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皆雅言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含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恭敬地弯下腰去,竭尽全力地做事,直到生命结束才停止。形容一个人为国为民、尽心尽力、无私奉献,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指的是谁?

人物 身份 相关背景 成语出处 代表精神
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多次北伐曹魏 《后出师表》 忠诚、敬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延伸理解

虽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初是诸葛亮表达自己对蜀汉忠诚和责任感的句子,但后人将其引申为一种精神象征,用来赞美那些为国家、民族、事业鞠躬尽瘁、至死方休的杰出人物。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如:

- 岳飞:精忠报国,誓死抗金。

- 文天祥:宁死不屈,坚贞不渝。

- 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为民。

这些人物虽身处不同历史时期,但都体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内核。

四、总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早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用来表达他对蜀汉王朝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赞美那些为国家、民族或事业尽心竭力、直至生命终点的人物。它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

项目 内容
成语来源 《后出师表》
原意 竭尽全力,直至死亡
代表人物 诸葛亮
引申意义 忠诚、敬业、奉献精神
使用场合 赞扬有奉献精神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