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出处及具体含义介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常被用来形容学习、工作或人生中的积累与运用之道。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积累”与“实践”的重视,也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一、出处解析
这句话最早见于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稼说送张琥》一文中。原文如下:
> “吾昔少年时,少不更事,好为奇言,自谓得之。后读古人书,始知其不然。故尝教人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苏轼是在回顾自己年轻时的浅薄,并告诫他人要广泛阅读、深入理解(博观而约取),同时注重积累,待时机成熟再有所作为(厚积而薄发)。
二、具体含义解析
词语 | 含义 | 说明 |
博观 | 广泛地观察、阅读、学习 | 强调知识面广,视野开阔,避免狭隘 |
约取 | 精选、提炼、吸收 | 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精华 |
厚积 | 深厚的积累 | 强调长期的积累过程,不急于求成 |
薄发 | 少量地、适时地释放 | 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质的突破和表现 |
整体来看,“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强调的是:在学习和做事的过程中,要注重广泛积累、精选提炼,最终达到一种水到渠成、自然发挥的状态。
三、现实意义与应用
1. 学习领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广泛阅读、深入思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在积累中找到规律和重点。
2. 工作与事业
无论是职场发展还是创业,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只有在充分准备之后,才能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
3. 个人修养
这句话也适用于个人成长,提醒人们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沉淀自我,等待合适的时机展现价值。
四、总结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现代人值得借鉴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和持续的努力之上。只有在广泛学习、深入思考、长期积累之后,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与飞跃。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出处及具体含义介绍 |
出处 | 苏轼《稼说送张琥》 |
含义 | 广泛学习、精选吸收;长期积累、适时发挥 |
现实意义 | 学习、工作、修养的重要指导原则 |
总结 | 成功需要积累与沉淀,厚积方能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