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下一句是什么】“鞠躬尽瘁”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竭尽全力、无私奉献地工作或为他人服务。那么,“鞠躬尽瘁”的下一句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
一、成语来源与含义
“鞠躬尽瘁”出自《后汉书·马援传》:“臣不胜犬马之心,谨遣使者持节,奉书于陛下,愿得尽犬马之劳,以报圣恩。臣虽愚钝,敢不竭忠尽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表达了忠诚和尽责的态度,强调为了事业或职责,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鞠躬尽瘁”原意是弯腰行礼,竭尽心力,后来引申为尽心尽力地工作,直至耗尽全部精力。
二、下一句是什么?
“鞠躬尽瘁”的完整表达是: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意思是:只有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努力,表示对国家或事业的无限忠诚与奉献。
三、常见误用与辨析
项目 | 内容 |
正确句子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常见误用 | 鞠躬尽瘁,死而无憾 / 鞠躬尽瘁,功成名就 |
成语结构 | 四字成语 + 四字补充句式 |
出处 | 《后汉书》、《后出师表》 |
需要注意的是,“鞠躬尽瘁”单独使用时已经是一个完整的表达,但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加上“死而后已”更能体现其完整意义和情感深度。
四、现代应用与延伸
在现代语境中,“鞠躬尽瘁”常用于赞扬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如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例如:
-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深受学生爱戴。”
- “这位工程师为了项目日夜操劳,真是鞠躬尽瘁。”
而“死而后已”则更多出现在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表达一种悲壮而坚定的精神。
五、总结
问题 | 答案 |
“鞠躬尽瘁”的下一句是什么? | 死而后已 |
出处 | 《后汉书》、《后出师表》 |
含义 | 尽心尽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使用场景 | 赞扬奉献精神、忠诚敬业 |
常见误用 | 死而无憾、功成名就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敬业、忠诚与奉献精神。在今天,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