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经验 >

新iPhone SE不值得购买的原因有哪些?

2021-12-05 03:33:11 来源: 用户: 

我们买了苹果产品之后,可能并不都知道苹果产品的一些功能是怎么用的。如果我们此时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功能,产品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必须知道这些功能的使用。所以今天边肖将告诉你一些新iPhoneSE不值得购买的具体原因。让我们知道新款iPhoneSE不值得购买的原因。新一代iPhoneSE2这几天把各大页面都洗干净了,各种对比或者优点罗列,甚至苹果官网首页的整个页面都是iPhoneSE2的产品介绍。可以看出,苹果正在努力挽回一季度的损失,用iPhoneSE2推动iPhone在中国的销售。

如果你想从老iPhone或者安卓用户换iPhoneSE2,可能只能看到iPhoneSE2的优势。先来看看iPhoneSE2搭配边肖的缺点,看完再决定是否入手。

iPhoneSE屏幕尺寸只有4.7寸

如今主流iPhone或安卓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至少会在5英寸起飞,而且都是全屏设计,在游戏、剧集、网页浏览、App体验等方面都比4.7英寸更舒适。

屏幕还在iPhone6年。

2020年,苹果还在使用2014年推出的iPhone6的LCD屏幕,甚至在iPhoneSE2上拿出3DTouch来降低成本,并使用HapticTouch来模拟3DTouch功能。虽然额外增加了TrueTone,屏幕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改变色温,但这个功能也是iPhone屏幕的功能之一。

另外,相比iPhone8,iPhoneSE2的屏幕对比度几乎没有提升,亮度维持在625尼特。在户外看手机屏幕,几乎看不到。前几年屏幕一直使用到现在,一直在不断翻新出售,不难怀疑是在卖屏幕库存。

镜头仍然保持单镜头,不支持夜间拍摄模式。

iPhoneSE2是iPhone8机身设计的延续。虽然镜头也是1200万像素镜头,但也升级为iPhoneXR镜头技术,配合A13仿生处理器和算法,实现景深效果。如果和安卓手机相比,这个价位可以买到双镜头,甚至有超广角和长焦的选择。到目前为止,iPhoneSE2还停留在单镜头,日常生活有点不方便或者绑手绑脚。

还有一点很重要,由于更换了A13处理器,iPhone11和iPhone11Pro系列已经可以支持夜拍模式,但iPhoneSE2无法支持夜拍功能,不过也要注意,今年会有一款5.8英寸的iPhoneSE2,预计也会配备双镜头。

颜色选择性太少。

iPhone8的延续

经典外观设计的产品,最后金色款被拿掉,剩下红色可以选择,从官方配色来看,估计是为了屏幕面板统一改为黑色,避免金色外壳配黑色面板会比较突兀,直接去除这个配色,并改由红色来取代,导致颜色仅只有三种能选择,还会被朋友误认为你还在用iPhone8吗?

外观设计改变不大

大家肯定都知道这次iPhoneSE2是延伸iPhone8设计,但是可别忘记iPhone6~iPhone8边框在这四代可几乎完全一样,能够将外观连卖6年的产品也只有苹果能做得出来,几乎是省下了不少设计成本。


指纹辨识技术没改进

iPhone8已经用上第二代TouchID,过了两年再次推出iPhoneSE2取代iPhone8,历经两年居然经典的指纹辨识TouchID依旧是停留在第二代,并没有任何改进或增强,如果是容易流手汗、手指潮湿或戴手套就会容易造成辨识失败。

电池续航力没进步

iPhoneSE2电池实际容量为1821mAh,沿用iPhone8电池,同等于是4.7寸电池库存继续使用,且搭载最新A13仿生处理器应该要让续航力有明显稍微多出半个小时,不过官方直接告诉我们,电池续航力与iPhone8一样,也表示苹果不打算替iPhoneSE2加入节能系统,如果期望iPhoneSE2续航力会更好,那可能会相当失望,连续使用最多3小时多就要充电。

双SIM卡设计有点悲剧

在iPhoneSE2虽然有支援双SIM卡设计,采用实体卡和虚拟eSIM卡设计,其实有些国家eSIM卡的使用不普及或无法支援,如果在台湾未来在更换新机时eSIM卡会额外多花更换的手续费,甚至在中国版也直接拔掉eSIM卡功能,只能够插一张实体SIM卡。

iPhoneSE无支援5G

苹果在2020年秋季将替iPhone12支援5G网路,虽然今年台湾和不少国家也开始兴建5G基地台和准备开台,也算是在起步阶段,明年肯定是5G开始踏入发展和成熟一年,如果现在购买iPhoneSE2后,等到1年后,想要体验5G网路,那就还要再次购买支援5G手机才能使用,等于要再多花一笔手机费,何不直接等5G版iPhone12再入手会更好。


看完iPhoneSE2的这些缺点以后,你还认可iPhoneSE2吗?其实,不管什么产品都有优劣,对于手机来说使用顺手才是最重要的,更不用在意别人眼光和看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