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下一句】“鞠躬尽瘁”出自《后汉书·马援传》:“臣闻先帝言,‘人各有志,不必同也。’吾虽不敏,然敢效古人之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竭尽全力、至死方休的精神状态。
一、
“鞠躬尽瘁”是形容一个人为事业或理想全力以赴、竭尽心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它的下一句是“死而后已”,意思是“直到死才停止”。这两句话常被用来赞美那些无私奉献、忠诚敬业的人。
在现代语境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的体现,更是一种人生信仰的象征。它强调了责任与担当,体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二、相关词语对比表
成语 | 出处 | 含义 | 使用场景 |
鞠躬尽瘁 | 《后汉书·马援传》 | 竭尽心力,努力到死 | 赞美敬业精神 |
死而后已 | 同上 | 直到死亡才停止 | 强调坚持到底 |
全心全意 | 现代常用 | 不遗余力地投入 | 日常工作、学习 |
奋不顾身 | 《三国志》 | 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 | 褒义词,用于英勇行为 |
任劳任怨 | 现代常用 | 不抱怨,甘于付出 | 描述工作态度 |
三、延伸理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是古代文人的理想追求,也是现代社会中许多职业人士的精神写照。无论是科研人员、教师、医生还是普通劳动者,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这种精神。
不过,在当代社会,人们也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将“鞠躬尽瘁”视为唯一的人生目标?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在“尽责”与“自我关怀”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四、结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句充满力量的古语,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理想而奋斗。但在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会努力,更要懂得适时休息、珍惜生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圆满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