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干的资料】徐干(约170年-218年),字伟长,东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他与孔融、陈琳、王粲、刘桢、阮瑀、应玚并称为“建安七子”,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徐干不仅以诗文著称,还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思想文化有深刻影响。
徐干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辞赋和散文。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内容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在动荡的东汉末年,徐干虽身处乱世,但仍坚持文学创作,表现出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
徐干的思想深受儒家影响,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他在《中论》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君子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意志。
徐干主要信息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徐干 |
字 | 伟长 |
生卒年 | 约170年-218年 |
籍贯 | 山东临淄(今山东淄博) |
身份 | 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
代表作品 | 《中论》、《答刘桢诗》、《玄猿赋》等 |
思想主张 | 强调道德修养、社会责任、君子之道 |
文学风格 | 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
历史评价 | “建安七子”之一,文学与思想并重的代表人物 |
徐干虽然在历史上不如曹操、曹丕等人那样显赫,但其文学成就和思想贡献不容忽视。他的作品不仅是研究汉魏文学的重要资料,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建安时期,徐干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为当时的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