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3个案例入选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为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开展了“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工作,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评审和公示,确定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其中陕西凤翔泥塑、西秦刺绣、洛南草编三个案例入选。
凤翔泥塑:“泥耍货”变身“聚宝盆”
新明泥塑非遗工坊
围绕国家级非遗项目凤翔泥塑建立的新明泥塑工坊,已累计开发设计创作新的泥塑品种60多项。目前,工坊下属加工生产农户68户,对口帮扶贫困户11户,工人35名,年产泥塑等各类手工艺品10多万件,年度接待国内外游客11万多人次。已举办专题培训班8场次,培养了300多名学徒,为1300多名实习学生、残疾人等授课120多课时。已解决就业总数118名,安置贫困户及残疾人就业6人,带动相关产业扶贫人数46名,月收入达到4500元。
西秦刺绣:巧手绣出乡村幸福生活
千阳县太阳鸟工艺品非遗工坊
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西秦刺绣”,千阳县太阳鸟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非遗工坊职能作用,带动周边低收入家庭和留守妇女2000余人从事刺绣工艺品制作,年制作工艺品5万余件,产值300余万元。带领绣娘年制作工艺品80余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500多万元。辐射带动本镇及周边从业人员5000余人,帮助脱贫户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
洛南草编:小草编闯出大市场
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非遗工坊
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非遗工坊采取“公司+合作社+非遗传习所+培训学校+生产基地+农户+外贸企业+电商平台”的非遗传承和生产经营模式,将非遗项目洛南草编产品远销海外多个国家,近三年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500余万元,带动6800余人从事手工编织,走上增收致富路。
非遗工坊建设作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将切实发挥其在推动非遗保护、带动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附: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如何查询医保卡的余额】医保卡作为我们日常医疗保障的重要工具,不仅用于看病报销,还能查看个人账户的余额...浏览全文>>
-
【如何查询研究生学历】在当今社会,学历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对于拥有研究生学历...浏览全文>>
-
【如何查询学生的学籍号】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学籍号是记录学生基本信息的重要标识。无论是学校老师...浏览全文>>
-
【如何查询新农合个人账户余额】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制度。随着医...浏览全文>>
-
【如何查询小孩的社保卡号】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可能会遇到需要查询孩子社保卡号的情况,比如办理医保、学...浏览全文>>
-
【如何查询微信转账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微信已成为我们进行资金往来的重要工具。无论是与朋友、家人还是商家...浏览全文>>
-
【如何查询微信以前的聊天记录】在日常使用微信的过程中,用户可能会因为误操作、手机更换或系统更新等原因,...浏览全文>>
-
【如何查qq单向好友】在使用QQ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些联系人虽然出现在自己的好友列表中,但自己却无...浏览全文>>
-
【如何查12306所有订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通过12306官网或App购买火车票。随着出行次数的增加,用户可能...浏览全文>>
-
【如何查12306买票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通过12306官网或App购买火车票。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可能会忘...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