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校园元宵文化节,让传统文化在心中深深扎根

2023-02-05 21:32:07 来源: 用户: 

交汇点讯2月4日,泰兴市鼓楼小学教育集团鼓楼校区被装点得火红又喜庆。该校第五届“我们的节日·元宵”文化节活动热闹开场,今年的主题是“红红火火中国年,快快乐乐闹元宵。

锣鼓喧天,龙腾狮跃。上午9点,一进入学校,各色花灯映入眼帘。不少花灯是小朋友用红包制作而成,几根红线,便将红包一一串联制作成红包灯笼;有的小朋友把五六旺仔牛奶瓶捆在一起,粘上红纸,一只灯笼便制作成了;宫廷花灯由几根芦苇杆做骨架,四周裱糊了彩纸;莲花灯则由一只只纸飞机簇拥而成;宝塔灯取材一只废旧的生日蛋糕外包装……据泰兴市鼓楼小学教育集团少先队总辅导员周群龙介绍,与众不同的是,这些花灯都是孩子们和家长“废物利用”制作而成的。他觉得,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也能让孩子们对元宵节有更深的印象,同时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最为抢眼的是名为“妙笔生花”的球灯,主要由480多瓣花生壳制作而成。据三(8)班陈思璇同学介绍,年前和外婆一起剥花生,她觉得花生壳扔了很可惜,便和爸爸、妈妈、外婆等一起“全家总动员”,把花生壳收集了起来,并找来生日蛋糕上的霓虹灯、包装带等。据陈思璇母亲陈秋萍介绍,有了创意,但真正做成并不容易。像花生壳怎么才能排列聚拢在一起?她和丈夫一起帮女儿出主意,最后决定先吹圆一只气球,然后用胶将一瓣瓣花生壳粘贴在气球表面,最后去除气球。由于胶枪打出的胶有一定的温度,稍不注意气球就憋了,刚排好的花生壳便乱成一团,前功尽弃,只得重头再来。球灯主体做好后,他们在里面装上生日蛋糕上面废旧的霓虹灯。陈秋萍觉得,整个过程都是亲子互动,尽管弄坏了三只气球,但孩子一点也不气馁,前前后后花了7个多小时才制作完成。小视频一发到朋友圈,便赢得了亲朋好友的纷纷点赞,让孩子感到很有成就感。

在鼓乐声中,同学们猜灯迷、尝美食、观舞龙、看京剧,整个校园成为欢乐的海洋。教室里也是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神厨小队、御膳小队等三个小队参加的包汤圆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学生、家长、老师们忙得不亦乐乎。菠菜汁、萝卜汁、火龙果汁、肉馅、青菜馅等都派上了用场,圆形、圆柱形、椭圆形、兔子形各种花式的汤圆,让人目不暇接。

“机会不是天天有,该出手时就出手”“老板年纪小,东西随便挑;限时抢购,低价秒杀……”现场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跳蚤市场,孩子们纷纷拿出家中的“宝贝”摆成义卖小摊,现场叫卖。小朋友们每五六人组成一队,大家分工明确,有吆喝的、有记录的、有汇总的。六(6)班的义卖摊前,既有课外书籍、也有各式玩具,既有小头饰、也有好吃的。负责销售的何睿敏小朋友信心十足地说,“这些都是同学们喜欢的,肯定能全部卖掉。接下来,就可以用这些钱去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他小朋友了。”同学们有序地游走在各个摊位之间,认真地挑选自己心仪的商品。一声讨价、一声还价,小学生们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小小营业员、推销员、收银员。孩子们精心挑选,买到了喜欢的物品,立即分享给小伙伴和老师。在学生家长张军看来,小小的跳蚤市场,既能培训团队协作,也是从小培训理财知识,还可以让孩子们养成爱惜物品的好习惯。“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就是想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交往能力等,也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据周群龙介绍,这次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学生按照班级进行跳蚤市场义卖,所有义卖的钱都会用来帮助困境家庭的孩子、慰问福利院的老人。

“留住民俗文化的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这是学校举办元宵文化节的初衷。2018年首届文化节举办后,一名参加活动的家长说,她活了30多年才知道元宵节应该这么过。家长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泰兴市鼓楼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姚恒章笑着说。从那时起,他们就下定决心,一家要把这项活动坚持办下来,让传统文化在老师、学生、家长的心中扎下根来。让大家知道,中国人就应该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他认为,让老师、学生和家长在“没有书包的学校”里深深地感受到年的味道,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广大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生动有趣的佳节,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营造出热闹、红火、吉祥的节日氛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赵晓勇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