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新冠疫情过渡期,世卫提7条建议

2023-01-31 17:40:01 来源: 用户: 

1月30日,大河健康报推出《河南各大医院新冠急诊重症调查》,详细报道了省内各大医疗机构的就诊现状,揭秘“为什么病毒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提醒群众适当运动,加强营养,做好个人防护。

同日,WHO(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最新发布报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同意委员会就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提供的建议,确定该事件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

该决议由世卫组织IHR突发事件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发布。报告同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可能正处于过渡期,应谨慎应对以减轻潜在的负面后果,需要世界卫生组织、其成员国和国际组织有重点地致力于制定和实施可持续、系统、长期的预防、监测和控制行动计划,并向所有缔约国发出7条临时建议。

图源:WHO官网

01、什么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HealthEmergencyofInternationalConcern,PHEIC)被定义为:

1.通过疾病的国家间传播对其他国家构成公共卫生风险;

2.和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籍应对措施。

该定义意味着以下情况:严重,异常或意外;对受灾国国境以外的公共卫生产生影响;并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PHEIC是世卫组织可以发出的最高级别的警报,自2009年以来仅用过7次。

分别为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2015~2016年寨卡疫情、2018年开始的刚果(金)埃博拉疫情、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于2020年1月宣布)、2022年多国猴痘疫情(于2022年7月宣布)。

2020年1月30日,WHO关于新冠(COVID-19)大流行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IHR)突发事件委员会曾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2年3月11日,WHO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globalpandemic)。

图源:WHO官网

此后每隔几个月,该突发事件委员会都会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新冠大流行是否符合称为「PHEIC」的标准。

前一次会议于2022年10月13日举行,会议结果仍维持新冠全球紧急状态。

02、新冠疫情处过渡期,WHO提出7条临时建议

WHO本次会议除研判终止PHEIC可能产生的潜在负面后果、提出继续PHEIC以保持全球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关注,同时对如何以安全的方式过渡进行讨论。委员会指出疫情可能正接近拐点。

但毫无疑问,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病毒仍将是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永久性病原体。因此,迫切需要采取长期的公共卫生行动。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向所有缔约国发出的临时建议:

1.新冠疫苗接种

保持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根据SAGE加强剂量的建议,实现高优先级人群的100%覆盖。

应计划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纳入民众的终身免疫计划。

关于疫苗覆盖率的定期数据收集和报告应包括初级和加强剂量。

2.改进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新冠监测数据

提高数据获取质量:检测、评估和监测新出现的变异;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的重大变化;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所有地区的负担。

建议利用全球流感监测和应对系统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综合监测。监测应包括:代表性哨点种群、基于事件的监测、生活污水监测、血清监测和动物-人类环境监测的信息。

WHO应继续与会员国合作,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监测能力和覆盖范围,以便迅速识别病毒和/或其流行病学和临床影响的重大变化,以便WHO及时、恰当地触发全球警报。

3.加强医疗对策更新,确保长期可用

加强获得新冠病毒疫苗、诊断和治疗的机会,并考虑在紧急用途清单程序之外、常规国家监管框架内批准。

4.保持强大的国家应对能力

为突发事件做好准备、避免恐慌-忽视循环。

考虑如何加强国家应对疫情的准备,包括关注卫生工作人员的能力、感染预防和控制,以及为呼吸道和非呼吸道病原体的准备和应对提供资金。

5.应对信息疫情

有效实施基于风险的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PHSM)、处理错误和不实信息、加强公众、媒体和社区对不断发展的科学的理解,以鼓励基于证据的行动和政策。

继续监测公众对实施PHSM以及新冠病毒疫苗接受度和可及性反应,并及时实施相关措施保障其适当应用。

6.国际旅行不用提供接种证明

根据风险评估继续调整,国际旅行不要求提供新冠疫苗接种证明。

7.支持新冠研究

继续支持改良疫苗、疫情谱、发病率和影响的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