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转作风 稳大盘 奋战三季度]大通喜提“新地标” 新建的民俗博物馆预计明年开馆

2022-09-26 10:38:14 来源: 用户: 

民俗博物馆

近日,在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代同庄村,一座初见雏形,洋溢着时代气息、文化底蕴、地域特色的民俗博物馆已拔地而起,这座新建的民俗博物馆总投资达2700万元,将成为县域内一处地标性建筑,预计明年开馆。

新建的大通县民俗博物馆古朴雄伟、挺拔壮观,是大通县土族民俗博物馆与河湟皮影戏传承展示中心合建项目及室外配套项目,于2018年8月17日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12月21日竣工验收,建筑面积4579.15平方米,展陈面积达3475平方米。

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工作人员陈劭坤介绍说:“目前,大通县博物馆正处于展陈布展的大纲编写以及展陈设计阶段。在设计当中,大通县博物馆是分为三大展厅,首先是历史展厅,第二是民族非遗展厅,第三是一个历史成就展厅,我们力求通过这三个展厅分别讲述大通的历史人文、民俗非遗以及建国以后的发展成就;另外,我们还在博物馆内设置了互动体验区、临时展厅以及会客厅。”

大通县民俗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根据历史文化资源,分为主辅两条展线,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主线,以“古人踏歌而来,今人团结筑梦”的民族发展为辅线,主辅线相辅相成,将大通的古往今来串联起来,在深入挖掘大通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逐层递进,让“同根、多元、一体”的民族魂一脉相承。

据了解,大通博物馆在展览内容上整合大通的人文资料,力求突出大通特色,坚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讲好大通故事;在展览形式上,“以人为本,兼容并包”,兼顾展览和运营,注重人性化、智慧化和可持续性,做有温度的博物馆,力争把大通博物馆打造成综合性展示大通对外宣传的窗口、城市会客厅和大通文旅融合的支点。

大通县民俗博物馆的建成标志着大通县馆藏文物和藏品保存环境标准化建设迈向了新阶段,将不断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释放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让历史文化瑰宝走进大众生活,不断焕发时代的光彩,在讲好大通故事的同时,助推全县“特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 【如何办理朝阳公园年票】朝阳公园作为北京知名的大型城市公园,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健身和观光。为了...浏览全文>>
  • 【如何办理办学许可证】在当前教育行业日益规范的背景下,办学许可证已成为各类教育机构合法运营的必要条件。...浏览全文>>
  • 【如何办贷款公司】创办一家贷款公司是一个复杂但具有潜力的商业项目,尤其在当前金融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浏览全文>>
  • 【如何搬动钢琴】搬动钢琴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大型三角钢琴或立式钢琴来说,稍有不慎就可能...浏览全文>>
  • 【如何摆放五帝钱】五帝钱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中的一种吉祥物,常用于镇宅、辟邪、招财等用途。正确摆放五帝钱...浏览全文>>
  • 【如何摆放关公财神爷】在传统文化中,关公不仅是忠义的象征,也被尊为武财神,许多商家和家庭会在家中或店铺...浏览全文>>
  • 【如何摆放床的位置比较好】在家居布置中,床的位置不仅关系到睡眠质量,还与风水、空间利用和生活习惯密切相...浏览全文>>
  • 【容华词语解释是什么】“容华”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味。它...浏览全文>>
  • 【绒球花的简介】绒球花,又称“球兰”或“香雪球”,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因其花朵呈球状、色彩丰富、香气...浏览全文>>
  • 【绒花是什么花】“绒花是什么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对传统手工艺品或地方特色文化感兴趣的人群中。...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