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奋进新征程,高新竞一流,常州高新区栉风沐雨三十载,勇立潮头再出发

2022-08-28 15:18:01 来源: 用户: 

壮丽起行三十载,火炬灼灼放光芒。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常州国家高新区,是国家“火炬计划”播撒在江苏大地的第一批“火种”。

从1992年到2022年,常州国家高新区扛起“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国之重任,肩负“连江通海、再造常州”的城市梦想,在“创新、开放、大气、包容”的高新区精神指引下,交出了一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高质量发展厚重答卷——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21位。

而立高新竞一流。新北区委书记、常州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周庆表示,常州高新区将坚定不移贯彻“532”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区委“创智新高地、城市新中心、滨江宜居城”的发展定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勇挑大梁、勇立潮头,一往无前走好赶考路,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高新样板”,书写“强富美高”的高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拓荒,阡陌桑田蝶变现代新城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常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成为最早获批的52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02年4月,新北区建区,与常州高新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

数据攀爬的上弧线,描绘出速度与激情——地区生产总值从1992年成立时的1.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820.4亿元,年均增长29.1%;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0.5万元,是1992年的31.5倍;利用外资从1992年的0.58亿美元,提高到2021年的9.1亿美元……

今天,常州高新区面积扩大至508.9平方公里,下辖1个省级开发区和5镇5街道,人口也从当年的不足1万人,增加至89.5万人,实现了从田园郊区向现代新城的华丽转身。

区位的“势”,成就城市的“势”。从一条通江路开始,30年间,这里建立起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公、铁、水、空”全方位综合运输格局,“三港一区”打通“大动脉”,跨江融合“桥头堡”、中轴枢纽“强支点”潜力无限。

30年来,常州高新区城市能级不断放大。通江大道、龙江路、长江路等“五纵十横”城区骨架全面拉开;龙江路高架、地铁1号线、长江常州港、奔牛国际机场、高铁北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全面投运;文化广场、奥体中心、常州博物馆、新龙生态林、新龙湖公园等城市符号和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常泰长江大桥、高铁新城加快建设,产城融合、能级跃升其兴可待。

探路,创新开放激活“乘数效应”

创新驱动点燃发展引擎,全域蝶变迸发城市能级。目前,常州高新区以全市11.6%的土地、16.7%的人口,贡献了20.7%的地区生产总值、20.6%的财政收入,集聚了全市超三分之一的外资企业,形成了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总额,真正成为常州“金北翼”。

30年来,常州高新区牢牢锁定“创新”,深入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精准实施科技、产业和人才新政,先后引进了17家“国字号”“中字头”大院大所,培育了84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88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截至2021年底,全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6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1.2%。

1997年创办天合光能的高纪凡,先后经历“三次创业”,创造了24项光伏技术的世界纪录。在常州高新区,从来就不缺创新传奇——星宇车灯、中简科技、维尔利、永安行、聚和新材料、千红生化……30年间,一批批民族企业在常州高新区扎根萌芽、发展壮大,走向世界;蒂森克虏伯、森萨塔、日本小松……30年间,一家家世界500强企业陆续“抢滩”,挥洒激情、书写辉煌。

对外开放的脚步执着向前,区域外资“引力场”效应明显。截至目前,全区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1955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5家;实际到账外资累计达136.9亿美元,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和外资企业数均位列全市第一。

壮大,产业立区加速人才集聚

哪怕一路荆棘,哪怕困难重重,应运而生的常州高新区,始终在实干中不断破题。

1990年12月28日,天安城北工业村正式奠基。这是常州首家开发区的雏形,拉开了常州开发园区的建设序幕。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进企业、当年见效益。天安工业村开创的“高新速度”,一直刷新至今——常州高新区“拿地即开工”模式领跑全省。

“两特三新一智能”特色主导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名片。2021年,全区733家“两特三新一智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128.6亿元,同比增长20%,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0.7%。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常州基地产量达5.5万辆,实现销售69.1亿元;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335.2亿元,同比增长21.6%。

持续保持活力,动能来自以人才为中心的自主创新。30年来,常州高新区迭代升级“才聚高新智汇新北”“1+13”政策体系,擦亮“高新事·高兴办”营商环境品牌,实施了413项国家级和968项省级科技项目,招引培养了104名国家级专家和12个省“双创团队”、138名省“双创人才”,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153名。集聚各类人才34万人。

共富,强富美高雕琢品质生活

新时代强富美高的“大写意”,在常州高新区精雕成细腻生动的“工笔画”。

百姓感受比统计数字更真实。71岁的新桥居民高国喜,退休后老有所养,还参与老娘舅调解、组建民乐队;57岁的董惠萍退休后,来到奔牛镇史陈家村的“三间半”,负责冲调咖啡、制作简餐和日常保洁,收入有4000多元。

民生福祉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小康生活的图景越来越精彩。无人机升空,25.8公里的长江常州段沿岸一片葱茏,“守岛人”石厚林感慨:“以前这里全是化工厂,污染严重,现在空气清新,我天天都要上岛上散步!”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尤其是2020年以来,沿江化工企业签约关停拆除47家,沿江1公里范围内,31家化工生产企业“清零”,完成沿江300米范围内生态复绿和景观湿地系统建设,新增绿地超3000亩。

生态美,生活美。近5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9.6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148元,企业养老保险征缴收入累计达47.38亿元,改造提升老旧小区66个,社会文明指数程度保持全市第一……

赶考,接续奋斗打造高新名片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踔厉奋发三十载,常州高新区守初心、担使命,将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常高常新,始终高扬开放创新的时代旗帜。全区将以“懂得、舍得、等得”的理念,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涵养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构建亲商安商一流环境,将苏南自创区核心区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胜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求高求新,定标追赶跨越争一流的时代方位。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苏锡常都市圈战略机遇,主动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快集聚创新要素,推动产业建圈强链、链链相融。

更高更新,走好而立之年再出发的奋进之路。全区将纵深推进重大项目攻坚突破、高铁新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三大工程”,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现代高新、活力高新、开放高新、秀美高新、幸福高新、和谐高新”六张高新名片,奋力走在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

长歌未央,风鹏正举;勇立潮头,奋楫扬帆。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常州国家高新区,明天更美好!(吴燕翎侯正萍徐蕾尹梦真)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 【如何办理朝阳公园年票】朝阳公园作为北京知名的大型城市公园,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健身和观光。为了...浏览全文>>
  • 【如何办理办学许可证】在当前教育行业日益规范的背景下,办学许可证已成为各类教育机构合法运营的必要条件。...浏览全文>>
  • 【如何办贷款公司】创办一家贷款公司是一个复杂但具有潜力的商业项目,尤其在当前金融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浏览全文>>
  • 【如何搬动钢琴】搬动钢琴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大型三角钢琴或立式钢琴来说,稍有不慎就可能...浏览全文>>
  • 【如何摆放五帝钱】五帝钱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中的一种吉祥物,常用于镇宅、辟邪、招财等用途。正确摆放五帝钱...浏览全文>>
  • 【如何摆放关公财神爷】在传统文化中,关公不仅是忠义的象征,也被尊为武财神,许多商家和家庭会在家中或店铺...浏览全文>>
  • 【如何摆放床的位置比较好】在家居布置中,床的位置不仅关系到睡眠质量,还与风水、空间利用和生活习惯密切相...浏览全文>>
  • 【容华词语解释是什么】“容华”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味。它...浏览全文>>
  • 【绒球花的简介】绒球花,又称“球兰”或“香雪球”,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因其花朵呈球状、色彩丰富、香气...浏览全文>>
  • 【绒花是什么花】“绒花是什么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对传统手工艺品或地方特色文化感兴趣的人群中。...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