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滨海讯(记者岳立杰摄影报道)日前,记者从滨海新区“双减”工作专班召开的暑期“双减”工作中期推动会上了解到,为强化“双减”政策落地一周年关键阶段的校外培训治理,严防机构和个人利用暑假违规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切实减轻学生假期负担,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经营和培训行为,滨海新区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新区范围内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新的一轮监督检查,按照“发现一起、处置一起”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处罚,进一步提升新区校外培训治理水平,全力打赢打好今年的暑期保卫战,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果。
严查违规学科类培训加强培训材料监管
依托网格化治理体系,建立健全“街镇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在暑期采取“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方式,发动街镇、社区(村)、基层网格的力量,对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巡查检查,严防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面向3至6周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学科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证照不全机构或个人违规开展培训等问题发生。同时,组织专业力量,利用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巡查,严肃查处机构和个人利用抖音直播、腾讯会议等平台开展线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行为。
分类别组织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抽查巡查,依照《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严格监管,重点对培训内容及材料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进行从严审核把关,确保正确育人方向和价值导向。
加强从业人员监管加强收费和广告监管
分类别组织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抽查巡查,重点对从业人员是否存在违法犯罪前科等情形进行核查。
加强暑期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监督检查,指导机构实行明码标价,将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全面落实预收费资金监管,防止“卷钱跑路”等问题的发生;加强暑期培训广告管控,防止利用中高考等热点进行虚假宣传、恶意炒作。
加大监督举报查处力度严格各类安全隐患排查
发挥小区保安、保洁、物业等人员“哨点”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对各类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和经营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强化警示震慑。加快推进监管服务综合平台全面应用,指导机构及时上架更新课程,引导学员家长认证使用,降低培训风险。
压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督促指导校外培训机构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坚决守住校外培训领域不发生聚集性疫情底线。全面落实《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督促机构开展新一轮安全自查,每2小时开展不少于1次的防火、用电巡查,及时消除动态火险隐患。督促机构强化自身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加强安全巡逻,严防培训机构发生学生伤害案件。
严防涉稳各种风险营造假期良好氛围
常态化开展机构监测,动态调整高风险机构名单,妥善处理退费、欠薪、从业人员安置等问题,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风险。丰富宣传载体,通过小视频、文章、宣讲、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成才观,积极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为孩子科学安排暑期学习生活,主动拒绝参加暑期违规学科类培训,理性选择参加非学科类培训,增进暑期亲子沟通,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有亲情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