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网logo.png新经网

新经网
新经网是百姓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港。
新经网

南京观察荐读 |公办物业托起老旧小区的明天;稳中提质,高淳“半年报”交出精彩答卷;江宁:城市和人才彼此成就

导读 新华日报·南京观察(第155期)[要闻]精彩试读>>>南京2300多个“老破小”实现基本管理全覆盖——公办物业托起老旧小区的明天8月6日下午4点

新华日报·南京观察(第155期)

[要闻]

精彩试读>>>

南京2300多个“老破小”实现基本管理全覆盖——公办物业托起老旧小区的明天

8月6日下午4点半,气温还在35摄氏度以上。家住玄武区西家大塘16-44号小区的郑奶奶拎着满满一瓶热水,送到只有几平方米的门卫房。

“环境这么好,全靠保安和保洁!”72岁的郑奶奶已经在这里住了30多年,2年前,玄武城建集团下属的百子物业进驻,200多户居民第一次有了“管家”。划车位、整花园、建车棚、修道路,小区大变样,让老人不停赞叹,“从糠箩里跳到了米箩里。”

南京有2300多个像西家大塘16-44号这样“上了年纪”的老旧小区。2019年起,南京实施第一轮“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基层党组织领办、市场化物业企业参与、公益性物业企业兜底托管,已实现全市老旧小区基本管理全覆盖。尤其是各种形式的公办物业,在疫情防控和文明城市创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提升2300多个老旧零散小区管理服务品质工作,被南京市委市政府列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居者安”的城市愿景将越来越近。

[聚焦]

精彩试读>>>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南京第四——稳中提质,高淳“半年报”交出精彩答卷

高淳经济“半年报”近日出炉。今年上半年,高淳区克服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加快恢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增速排名南京市第四、郊区第二。

疫情防控不能放松,经济发展不能停摆。

这份成色十足的“半年报”,一方面源于高淳始终坚持发展定力,转型升级的步伐从未动摇止步;另一方面源于高淳主动作为,精准应对风险挑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企纾困政策靠前发力,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纵深]

精彩试读>>>

五十二家人才企业入围全市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江宁:城市和人才彼此成就

8月2日,南京发布2022年全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榜单。“江宁力量”闪耀全场,该区有174家企业上榜,位居全市第一。其中,有52家人才企业入选,产业发展“后浪”澎湃。

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发展,实现城市和人才的互相成就,正成为江宁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截至目前,江宁区入选省级人才计划达450人、市级人才计划1206人,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约2700名,各项指标均位居省市前列。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江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江宁区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正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区域标杆,努力为南京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平台和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江宁力量”。

[关注]

精彩试读>>>

问题发现在基层,矛盾化解在一线——织密“精网微格”,共创“幸福南苑”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年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六个主要目标任务,其中之一是“实现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提升治理效能,主抓手是夯实“基层之治”。

着眼“治未病”,服务“零距离”,今年以来,建邺区南苑街道对300—500户为基本单元的城市社区网格进行细化,以每100户左右为“微网格”单元,配备1名社区专职网格员和若干来自本小区、本楼栋的微网格员,推动“单一劳动关系”向契约管理下的“多元劳动关系”转变、“固定工作时间”向责任清单下的“弹性工作时间”转变。

“党建引领‘微网格’治理,将发现问题的‘神经末梢’植得更深,解决问题的‘毛细血管’织得更密。”南苑街道党工委书记郭震环说,对照南京市委“十项举措”“强力工程”部署,对照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要求,对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着力构建“红治苑”党建品牌矩阵,深入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