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网logo.png新经网

新经网
新经网是百姓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港。
新经网

陕西农信临渭区联社大学生创业贷款送到地头

导读 8月5日16时许,38℃高温。渭南立木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地里,法人王泽西正在向陕西农信临渭区联社信贷部黄盼介绍新培育的紫甘蓝

8月5日16时许,38℃高温。

渭南立木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地里,法人王泽西正在向陕西农信临渭区联社信贷部黄盼介绍新培育的紫甘蓝长势情况(如图1)。

面对只有七八厘米高的蔬菜苗,王泽西满怀希望,“这些莲花白、紫甘蓝、松花菜苗一周后就可以栽种,大约可以栽种500亩,最多两个月后就可以丰收。”

“剩余的土地种什么?”黄盼询问道。

“种植150亩的水果萝卜。”

“这个计划好,土地不能闲置。”

“你是怎样发现蔬菜种植商机的?”记者问。

王泽西翻开了自己的创业史。1995年出生的王泽西,高校毕业后,受家人熏陶爱好种植。2019年承包384亩土地,栽种了两茬大葱,因为“颜值高”,销往甘肃、北京等地,地头络绎不绝堵塞道路的客商,是对王泽西首次种植成功的肯定。这也使得他甩开了膀子,迈开了步子,攒足了劲,勇往直前。

可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受高温、秋淋天气影响,菜棚坍塌,蔬菜“全军覆没”,损失惨重。2022年受西安疫情影响,蔬菜销路受阻,就在王泽西一筹莫展之时,陕西农信临渭区联社何刘信用社找到了他。

“在我困惑之际,天降神兵,陕西农信临渭区联社来了,他们雪中送炭,我很是感激,在坎坷的创业路上,他们拉了我一把,扶了我一下,给了我继续创业的信心和力量。”如释重负的王泽西上句是对“财神”的感恩,下句是未来的希望,“为降低人工费用,我计划今秋引进栽苗机,再搭建130亩大棚,让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减少受极端天气的影响。”王泽西的宏伟计划,需要陕西农信临渭区联社的资金支持。

为了让王泽西的计划顺利实施,同行的陕西农信临渭区联社何刘信用社的曹刚伟、何国警又跟随他来到玉米苗地里作贷前调查(如图2)。

烈日当头,高温“烤”验着陕西农信临渭区联社服务大学生创业的信心。长势喜人的玉米苗,舒展的叶子,随微风摇曳。下面套种的香菜,翠绿可人,精神抖擞。曹刚伟、何国警躬身蹲下,与王泽西一同查看玉米及香菜长势情况。

不远处传来“美颜”香菜工人的笑谈声。

“每天干五六个小时,每小时8元,这一天收入不少。”74岁的王阿姨一边修剪香菜根须,一边算着一天的收入(如图3)。

“出来打个零工,人也充实,病也少了,最主要的是钱袋子鼓了。”64岁的贾格花笑得合不拢嘴。

王泽西补充道:“最多时每天雇佣50个工人,一年的工钱近50万元。”

经过长达数月的实地调查了解后,渭南立木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符合陕西农信临渭区联社“秦V贷”贷款条件,决定向王泽西发放194万元的贷款,用于扩大种植面积以及搭建温室大棚。

据了解,今年以来,陕西农信临渭区联社信贷人员脚下沾着泥土,心中装着百姓,他们行走在田间地头,坐在农家庭院,扎实做好大学生创业者的扶持工作,通过“秦V贷”线上数字普惠贷款快审、快批、快放的优势,将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同时,严格执行贷款全流程管理,贷前把好政策关、程序关;贷时把好审核关,保证贷款手续合法、合规;贷后加强跟踪管理,做好风险防控。截至目前,陕西农信临渭区联社“秦V贷”产品共授信签约3102户,金额61850.94万元。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