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中心
心脏康复——心脏病友的健康之路
自从去年10月28日做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还不满50岁的蒋先生的生活中就只剩下了药物和静养,原本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生活几乎一去不复返了。一向要强的他并不甘心就这样衰弱下去,手术后蒋先生开始自行尝试各种锻炼,比如走路、跑步、骑车、哑铃等,但都因为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估,运动锻炼时总是充满了恐惧和担忧,生怕刚搭好的血管会再出问题,担心心脏病复发。
康复医生指导下行心肺运动试验
今年2月15日,蒋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我院心内科门诊就诊咨询,正好赶上刚刚在阜外医院进修心脏康复的高蕾医生接诊,高蕾详细询问了蒋先生的病情,蒋先生既往生活习惯很不健康,长期吸烟,喜久坐,体重最重曾达200斤,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蕾医师与蒋先生充分沟通后,讲明心脏康复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医患配合,蒋先生非常认可以运动康复为主的心脏康复方案,愿意坚持系统的心脏康复训练。
蒋先生做心脏康复前体重200斤
高蕾首先为蒋先生做了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了蒋先生的心肺整体功能,评价了其运动风险、运动能力和耐力,制定了心肺运动处方。经测试,蒋先生的峰值负荷为195瓦,峰值METs6.4,峰值VO222.3ml/min/kg,占预计值的74%,显示运动能力轻度减低,运动过程中心电图无动态变化,血压反应适当,结合静息心率和峰值心率,计算了靶心率,为其制定了运动处方。第一阶段,中等强度运动,每周1、3、5,进行半小时有氧跑步运动,2周后患者适应此强度,有氧运动时间增加到40分钟;12次运动康复后再次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并调整了运动处方,有氧运动增加到50分钟,之后增加上下肢及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这样进行12次后进入第三阶段,再次进行心肺试验评估后,选择尝试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和力量训练。因整个运动过程均是在心电监控下进行,既保证了运动安全性,也保证了患者运动的有效性。经过36次的运动康复,蒋先生体重降至77kg,BMI25.4kg/m2,峰值负荷增加到230瓦,峰值METs增加到9.4,峰值VO2增加到32.9ml/min/kg,占预计值的101%,运动能力显著提升,运动过程中心电图无动态变化,血压反应适当。整个II期心脏康复不但使蒋先生重拾健康生活的信心,还让他养成了坚持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即便在疫情居家期间,也能坚持进行适当的力所能及的活动,没有让心肺功能退步。现在蒋先生仍坚持每周3次来门诊运动锻炼,同时还积极与其他心脏康复的病友交流心得,鼓励他们坚持科学的运动。
康复医生高蕾设定运动方案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于2020年购置了先进的心脏康复评估设备——心肺运动测试仪、遥测运动心电系统、有氧运动设备跑台和踏车和气动式上下肢和核心肌群力量训练设备,开设了心脏康复门诊,有专业的医护康复团队为心脏病患者进行心肺功能科学评估、为每个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运动训练中全程心电遥测保证运动安全,为冠心病支架、搭桥术后患者和“三高”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提供科学、安全、有效的运动康复治疗。
康复护士郭颖监测运动心电
科普小知识
一、什么是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通过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五大处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复发。其中运动康复是通过心肺运动测试的科学评估,给出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运动频率,保证运动的心脏安全性和心肺功能的有效性。
二、哪些人需要心脏康复:
1、冠心病:心肌梗死后,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2、心脏外科手术后(人工血管置换、心瓣膜置换、心脏移植等);3、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4、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
三、心脏运动康复的益处有哪些?
1.可增加心脏的收缩力,改善心脏的功能;2.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压;3.改善冠状动脉的末梢循环,达到“自身搭桥”的作用,从而改善心肌缺血;4.促进骨质中钙的合成,延缓骨质疏松,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和耐力。
图文|高蕾、郭颖
美编|齐冰洋
校对|孟莹
审核|皮林
编审|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