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网logo.png新经网

新经网
新经网是百姓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港。
新经网

天城镇:撂荒地里种出“金疙瘩”

导读 咸宁网讯(记者庞赟叶子通讯员李振宁王喆)7月19日,晴,室外温度高达38摄氏度。崇阳县天城镇陈河水村七组,一块1亩多的地里,种满了玉米,

咸宁网讯(记者庞赟叶子通讯员李振宁王喆)7月19日,晴,室外温度高达38摄氏度。崇阳县天城镇陈河水村七组,一块1亩多的地里,种满了玉米,长势喜人。

这块玉米地,曾经是一块撂荒地。今年被重新开垦出来,种上了庄稼。

玉米地旁边,也是一块十几亩的撂荒地。由于长年没有耕种,地里长满了茅草。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块地已经被重新开垦出来,茅草全部被清理干净,堆在了地角边。

陈河水村村支书夏良军介绍,该村共有456户2000多人口,水田1600多亩,撂荒地大概七八十亩。“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加上田间地头的水利设施没有配套到位,所以有部分田地撂荒了。”夏良军说,近些年,村里积极行动,将水利设施修到田间里头,现在村里基本没有撂荒地了。

“自家吃不完的菜,还可以拿去卖,一年能增收1到2万元钱。”7组村民李新水说。李新水今年60多岁,家里有3口人,4亩多田地。早几年,由于外出务工等原因,李新水家的田地都撂荒了,没人耕种。现在,家里的田地全部种上了庄稼。

“我们村紧邻县城,不少村民都会将家里种的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拿到县城去售卖。”夏良军说,这些无形之中也增加了村民们的经济收入。

记者从天城镇了解到,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多措并举开展农村耕地撂荒整改工作,为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布好局。

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天城镇通过召开“湾子夜话”、进村入户等方式进行宣传动员,发动群众自己复垦、亲友托管代耕、土地流转等方式进行复垦复种。镇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走家串户向群众讲解相关政策,加大撂荒地整改宣传力度,切实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截至目前,天城镇共整改撂荒地550余亩,预计在8月中旬,可全部完成整改。

与此同时,天城镇分管领导深入到各村进行布局选点,积极对接合作社负责人,通过鼓励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通过规模经营、连片打造,实现撂荒地“变废为宝”。种粮大户共流转复垦350余亩,均已种植相关农作物。

下一步,天城镇将针对土地撂荒问题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坚持分类指导,对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加强指导,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完成整改任务。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