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暑假和小伙伴们一起画画、朗诵,每天过得都很开心。”刚上五年级的徐婧涵边笑边说。8月1日,室外是炎炎烈日,宜兴市新庄街道新塍社区的少年宫实践基地内,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制作非遗团扇,教室里欢声笑语。当天,宜兴市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新闻发布会在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
眼下,不论是在污水资源概念厂感受科技,还是在宜城街道枫隐社区探访红色记忆,亦或是在丁蜀镇触摸紫砂魅力,像这样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已在宜兴遍地开花。
自2021年5月,宜兴市被列为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50个试点县市之一以来,宜兴整合资源力量,创新方式载体,形成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机制体制和一系列经验做法,目前已建成1个市级、18个镇街级、52个村(社区)级乡村复兴少年宫和36个乡村复兴少年宫基地,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乡村复兴少年宫和宜城街道35个社区(村)完成全覆盖。
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的氛围,宜兴充分整合公共文化场馆、农业产业园和优秀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阵地资源,打造了党史陈列馆、急救中心、污水资源概念厂、童心农场、星空少年无人机基地等36个乡村复兴少年宫基地,设计特色课程和实践动线,与主体镇街少年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形成了“高塍镇青橙少年宫环保教育实践路线”“宜城街道共享宜城邻乐圈教育路线”等多个研学实践路线,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
有了优质资源,还要精准投放,宜兴创新探索“共享课堂”新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村复兴少年宫“共享课堂”公益送课行动,形成社会阵地共建共享,通过“点单-派单”模式,精准、免费、按需为各级各类乡村“复兴少年宫”送去优质课程。
2021年起,宜兴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村复兴少年宫“共享课堂”公益送课行动,面向全市征集道德培育、文体科技、心理健康、劳动实践等八类非学科类优质课程资源200多堂,为全市各级各类乡村复兴少年宫送去《多彩的情绪世界》《构建生命乐场乐器制作体验》《预防校园欺凌》《家乡情里话古诗》等优质课程,两年来累计送出500多节次,大大丰富了青少年的课外生活,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随着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个个少年宫逐渐有了各自的特色品牌,“杨巷镇鹅西乡村复兴少年宫”、“万石镇石海乡村复兴少年宫”等一批优质、特色的属地少年宫,以及一批融合自身资源特色,拓展课程体验项目和社会实践空间,打造精品课程体系的少年宫,更成为了百姓家门口的“官方带娃”新场所。
今年暑期,60多个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了“教育+托管”模式的“七彩夏日暑托班”,为辖区内的新市民儿童、双职工家庭、单亲家庭、孤残儿童等提供“兜底”服务,解决假期未成年人无人照看的实际困难。
据宜兴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波介绍,宜兴致力于探索“校地镇村联合、特色课程联上、社会资源联动、时代少年联育”的“四联模式”,现已形成空间上覆盖学校、镇园街道、村(社区)、社会基地,时间上覆盖在校时间、周末、寒暑假,年龄上覆盖学龄前到18周岁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全方位立体网络格局。
活动现场,“新时代宜兴好少年”学生代表接受“杜鹃花开成长礼物”红信封计划赠予。该帮扶项目每年面向参与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的乡村青少年代表、新时代好少年代表和困境青少年代表提供2场自选公益演出,并享受全年自营演出公益价格,还提供免费参与保利剧院“阳光少年合唱班”“红色宣讲·我们的班会课”“我与大师面对面”“共享课堂”等公益实践活动平台,目前共惠及300名学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俞圣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