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娇原文欣赏】“金屋藏娇”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源自汉代历史典故,常用来形容男子将心爱的女子藏于豪华住所中,寓意对爱人的宠爱与独占。这一成语不仅富有文学色彩,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爱情与权力关系的独特理解。
一、原文
“金屋藏娇”最早出自《汉武故事》:“帝(汉武帝)曰:‘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汉武帝年幼时,看到姑母的女儿阿娇,非常喜爱,便说:“如果我能娶阿娇做妻子,就给她造一座金屋子来藏她。”后来,“金屋藏娇”便成为表达宠爱和独占爱情的象征。
这一典故在后世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引用,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虽非直接提及“金屋藏娇”,但同样表达了深情与执着的情感。
二、相关资料整理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金屋藏娇 |
出处 | 《汉武故事》 |
原文出处 | “帝曰:‘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
含义 | 形容男子将心爱女子藏于豪华住所,表示极度宠爱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爱情、婚姻或情感独占 |
文学影响 | 被后世诗词、小说广泛引用 |
相关人物 | 汉武帝、阿娇(陈皇后)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比喻对爱人的珍视与保护 |
文化意义 | 反映古代社会对爱情与权力的结合 |
三、结语
“金屋藏娇”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承载着古代帝王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与情感关系的某种态度。虽然现代人对这一成语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字面意义,但它依然在文学与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