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

2025-07-28 19:56:37

问题描述:

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19:56:37

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有眼不识泰山”是一句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思是虽然眼睛能看到东西,却认不出真正有才能或地位高的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见识浅薄、缺乏识别能力,甚至对身边重要人物视而不见。

典故来源

“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最早出自《水浒传》中的一段故事。相传,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时,曾与一位名叫“铁臂膀”的武僧比试武艺。这位武僧身手不凡,力大无穷,但因外貌粗犷、衣着简朴,鲁智深起初并未将其放在眼里。后来,他才知道这位武僧竟是名震江湖的“泰山”,即“泰山”其实是他的尊称或别名。

不过,也有说法认为,“泰山”原指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泰山,后引申为对有威望之人的尊称。因此,“有眼不识泰山”也可以理解为“虽有眼睛却认不出有德有才之人”。

“有眼不识泰山”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对有德之人或高人隐士的误认,强调了一个人即使拥有视觉,也可能因为缺乏识人之明而错失良机。该成语提醒人们要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表格: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有眼不识泰山
出处 《水浒传》(一说)
含义 比喻虽有眼睛却无法识别有才能或地位高的人
典故来源 鲁智深误认“泰山”为普通武僧
延伸意义 强调识人、辨才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形容人见识浅薄、误判他人
类似成语 有眼无珠、知人知面不知心

通过了解“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句成语的含义,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识人能力和判断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